广元市司法局欢迎您!
青川县司法局“党建+法治”深化基层社会治理
发布时间: 2019-12-19 09:05      来源: 青川县司法局       分享:
【字号:
打印

青川县司法局坚持把加强党建引领、深化法治浸润作为提升基层社会治理能力的根本路径,充分运用“党建+法治”思路,注重把党的组织优势和社会主义法治优势注入党的神经末梢,努力打造基层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。

党纪知识+法律常识,增强党性修养和法治观念。制定《青川县“弘扬法治精神、建强基层堡垒”专项行动宣讲实施方案》,对干部群众进行党纪法规大轮训,不断深化思想浸润。一是建强专业宣讲队伍。由班子成员牵头,统筹全县律师行业、基层法律服务行业和基层司法所,成立党内法规、阳光信访、依法治理三支宣讲队伍,分批次到基层党组织开展宣讲党纪知识和法律常识宣传。二是精准对接知识需求。针对基层党组织普遍存在的纪律规矩不严、法治观念淡薄、信访矛盾突出等问题,明确《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》《信访条例》《村民委员会组织法》《土地管理法》《婚姻法》等20余部契合基层发展的法律法规为宣讲内容,着力提升党组织“领头羊”依法执行力和人民群众法治观念。三是严格落实责任分工。对全县568个基层党组织进行系统梳理,明确22个重点村、24个广平高速“过路”村、5个城市社区为宣讲对象,根据各地不同的突出问题,排班12期宣讲“工期”,明确宣讲责任人和完成时限。截至目前,已开展宣讲活动32场次,受教育干部群众1800余人。

谈心谈话+纠纷排查,根治矛盾隐疾和信访顽疾。针对信访问题突出、矛盾纠纷蒂固的村(社区),对当事人进行柔性谈心和理性引导,成功化解一批信访积案。一是发挥人民调解员主力军作用。以51个村(社区)200余名人民调解员为主体,对“上访户”“缠访户”“积怨户”逐一开展谈心谈话心理疏导行动,可以化解的即时化解,不能立即化解的形成台账,实行销号化解制,县司法局进行定期考核,将表现优秀的人民调解员优先纳入评先评优备选人。二是发挥协作联调关键作用。针对排查出的案情复杂、涉及面广、涉事时长的纠纷,建立由司法、信访、劳动、农业等部门组成的专家会诊制度,定期会诊研判。发挥“梁妈妈”医调工作站、“全树”调解工作室等品牌效应,探索开展“24小时”电话接访服务,确保化解“无死角”。三是发挥信息化手段便捷作用。借力县司法行政指挥中心信息化网络、“法治青川”微信公众号、普法微博等媒介,进行“远程视频联调”试点,宣传“12348”四川法网和“5512348” 公共法律服务热线,引导纠纷当事人依法化解矛盾和维护合法权益。截至目前,累计排查出矛盾纠纷60余件,成功化解58件,避免上访12人次。

组织服务+法律服务,提升群众满意度和获得感。将群众民生需求、法律需求和村两委发展需求有机融合,切实提升服务质效。一是民生需求及时应。采取“民生代办点”和“公共法律服务室”相结合模式,由村级党员志愿服务队和法律工作者轮流值班,为群众提供“二合一”套餐服务。二是法律咨询及时答。针对“法律明白人”开展专题培训,发挥“法律明白人”辐射带动作用,即时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。再根据各地人口分布情况和交通路况,按照“全域覆盖,侧重偏远”原则,安排10名司法助理员、3名法律服务工作者蹲点服务,确保群众随时找到专业法律服务。三是科学决策把好关。在开展党纪宣传和法治宣传的同时,对各村(社区)的村规民约、“一事一议”等村级事务运行资料进行“法律轮检”,为村级事务规范化运行提供了支撑。截至目前,解答群众咨询200余人次,梳理出村规民约称谓、程序欠规范等问题14个,全部整改完成。

思想引导+法治约束,形成和谐民风和文明村风。强化基层特殊人群管理教育和“扫黑除恶”排查,从源头防范化解和谐隐患。一是全面从严管控。强化对社区矫正对象的监督管理,实行“一日一报告”制度,不定期抽查定位情况,严格落实学习教育和义务劳动“两个8小时”制度。加强对刑释解矫人员的走访,巩固教育成果,严防再犯罪现象发生。二是切实从柔引导。结合基层经常面临的治安问题和文明问题,加强教育学习的针对性。聘请专业心理咨询师定期进行心理辅导,帮助其纾解情绪、释放压力。对生活特别困难、三无人员及建档立卡贫困人员进行定点帮扶,帮助树立感恩心理。三是强化“扫黑除恶”排查力度。联合相关乡镇定期开展特殊人群“扫黑除恶”全覆盖摸排,建立信息台账,实行动态管理,每月定期上报“扫黑除恶”排查工作情况。截至目前,所涉村(社区)特殊人群全员稳控。(青川县司法局:朱思思)

编辑:余杰